雙匯方面表示,這一新開業的財務公司將成為集團公司的資金管理中心、投融資管理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金融專業人才儲備中心,服務于集團和集團成員單位,對于加強集團及成員單位資金的集中使用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集團各成員單位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劍指產融結合
過去的數十年,從產權改革、機制改革、股份制改造、上市、重組、國有股權退出、海外收購、境外上市等舉措來看,在轉型乃至改革上,雙匯向來能踏準節奏。而如今,在萬隆的帶領下,雙匯集團已邁進“十三五”轉型期。
今年初,雙匯集團公布的三大目標是:調結構擴網絡,實現產銷上規模,國內實業收入超千億;整合供應鏈,發展生鮮大電商,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規模;整合全球資源,做大做強國際貿易。發展實業需要強大的資本推動,業內人士認為,在財務公司成立的背后,是雙匯集團意圖借助產融結合助力實業發展的大目標。
萬隆22日指出,雙匯集團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注重資本運作、發揮資本的力量,推動企業做大做強。“2013年我們利用國際銀團的資本71億美元,并購全球知名的豬肉食品企業——史密斯菲爾德公司,改變了世界豬肉行業的格局,成為中國肉類行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2014年,我們整合中美歐100多家所屬公司在港股成功上市,募集資金23億美元,通過募集資金和自身盈利,償還了債務,降低了并購帶來的高負債風險,公司財務杠桿倍數從當初的2.5倍降到了今年的0.4倍。金融資本在推動雙匯做大做強、走向國際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事實上,作為一只“現金奶牛”,雙匯并不差錢。雙匯集團財報顯示,2014年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達505億元,這個數字超過了《2015年中國金融500強》榜單當中至少300家銀行的總資產規模。2000~2014年,集團旗下雙匯發展已連續分紅15次,分紅總額達114.7億元。
行業人士認為,作為雙匯集團的“內部銀行”,財務公司不僅可以吸收成員單位企業的存款及向其貸款,還可以向經銷商放貸。憑借集團充沛的現金流,新成立的財務公司很可能成為雙匯集團一個新的重要利潤來源。同時,成立財務公司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雙匯產業的進一步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