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十五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在京召開,“今日頭條”商業推廣策劃負責人王丁虓出席大會。
王丁虓介紹:在國內并不是所有的好產品都會被消費者買單,往往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信息或者品牌的內容往往無法直接觸動到消費者。而往往是品牌的,有更透明產業鏈的產品才能夠讓消費者愿意選擇。
所有的消費行為、媒體行為其實都在出現一種重構。所有的媒體消費者,坐在電視機或電腦前,每時每刻都拿著手機拍照發微信,或者跟自己的朋友聊天,或者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以及把一些很好的觀點拋到朋友圈或頭條號等媒體上,所以在移動互聯網趨勢下,一切東西都變得碎片化、移動化。
王丁虓指出, 2017年6月份,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占總體的數量超過96.3%,絕大多數的網民都是移動網民、手機網民。從2013年之后,手機普及率成為驅動個人上網的行為,而不是PC的普及率。從前上網互動或者查東西是一群看起來是白領或對智能設備有使用經驗的人,但今天是全民行為,因為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后,所有數據、行為都被打破,消費者一個非常碎片化的購物信息看起來好像有更多的渠道到達消費者,但是很難說找到哪一群人更適合我們。
通過GPS定位,便能知道你現在身處的位置,數據采集方也能知道說你身邊的人可能在搜什么、在瀏覽什么,以及企業會去分析你曾經所有的瀏覽行為,去知道你可能想要去尋找什么樣的信息內容。當然這一切都是在信息安全的情況之下,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夠把信息投射給你的時候,讓你發現“哇,好準”。
所以今天這個階段,通過互聯網能夠把數據和人都聯系起來,把信息和人充分地連接。如何在大數據前面分析,如何通過大數據找人,同樣也可以用大數據的方法,幫助更多的企業,在傳播端能夠推送任何合適的人,還是幫助企業將產品展示給消費者,讓他們了解到產品或食品是安全的,讓人們放心的使用。
不管品牌還是產品,企業還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有句話說“好酒不怕巷子深”,其實“好酒”也需要很好的溝通。
王丁虓強調,在這種新的重構背景下,消費者就像是一個躲在自己小屋子里的人,拿著手機,低著頭,看自己的內容。那當我們的信息或當我們傳播的內容想要去沖進去是很難很難的,因為你往往跟它傳播的信息不相關,所以他只看自己關心的內容,而企業產品信息、品牌信息、不論關于安全與不安全,所有的信息都是進不去的。傳統的方法稱這種方法叫媒介干擾,像貼廣告,大量的轟擊,那可能會有一種最好的效果,他打破了信息屏障;但是除非這個產品或者品牌已經被認可了,否則這個屏障很難打破。
在這個時代了解產品的更好辦法是要做一些跟人們正在閱讀的、正在看的、正在感興趣的有關內容。這就好像一個小太陽,不斷地圍繞著他,他自己會被吸引出來,把他的屏障打開,他正在看的這些信息,可能跟我們所要傳遞的信息相關,所以他才會把這個屏障的門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