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第十五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政策解讀論壇舉辦,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調研員劉建出席論壇并發言。
劉建表示,國家質檢總局2017年圍繞著食品安全重點工作的安排,嚴格落實習總書記關于“四個最嚴”的工作要求,主動服務經濟發展,較好地完成了相關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全國進口食品102.8萬批,4150.5萬噸,420.9億美元,貨值同比增長23.8%,在貿易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檢出未準入境的4250批,相當于圓滿完成了工作。主要是通過幾個方面實現。
第一方面是加強食品安全法制建設。從2015年《食品安全法》頒布以后,在不斷推動配套法規制定,配合開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行動工作,修訂《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出口食品企業備案管理規定》,制定了《進口食品口岸檢驗檢疫管理辦法》《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國際口岸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二是完善食品安全的標準體系,配合衛計委開展工作,在今年3月聯合簽署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有關協議,共同推動食品安全標準化的工作。特別是作為對外合作的部門,派出很多代表參加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有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三是嚴格監督管理和風險管控。實施進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嚴格進口監管,比如規范準入管理,對176個國家和地區,八大類的2264種進口食品準入名單進行上網公布,并實施動態管理。不斷完善備案管理,比如對出口茶葉等食品的原料、種植地實施了備案,備案數量達到9640家,備案了進口食品境外出口商,境內進口商,記錄了進口和銷售系統達到201.4萬條。此外,加強口岸監管,安排對163類進口產品中401個項目實施監督抽檢,抽取樣品達到12.1萬噸。
第二方面是不斷完善風險預警體制,嚴格風險防控。廣泛收集信息,密切關注農產品,包括美國、日本,260多家網站,每天在編發風險預警日報,此外持續開展風險檢測,在今年對30類進口食品的87個項目和46類出口食品136個項目進行了風險檢測。不斷加強事中和事后的監管,排查消除風險隱患,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今年先后暫停了67家境外生產企業注冊資格。積極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就是歐盟的雞蛋事件,及時在網上公布,我國沒有從歐盟進口雞蛋,消除了消費者的疑慮,在風險的分析基礎上,對雞蛋以外的產品,也進行了通報。
第三方面是不斷強化重點產品的監管。比如實施一些專項治理,對進口常用植物油、嬰配乳品產品實施抽檢,同時組織開展59類71個品種的供港蔬菜中239種農藥殘留的專項檢查,開展了對食品相關產品國家的檢查計劃。
第四方面是持續做好口岸的食品衛生監督工作。截止到目前在全國口岸沒有發生食品中毒事件,全國6037家食品生產單位,有4889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實行分級管理。
第五方面是不斷的加強食品安全的基礎和能力建設。比如探索建立食品相關產品技術機構工作機制。
第六方面是推動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加強食品安全的新聞宣傳,建立健全新聞發布機制,通過一些例行新聞發布會,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風險預警信息,此外也不斷的接受國內外的媒體采訪形式,及時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監管的信息。
主動開展政策方面的解讀宣傳,質檢部門保障食品安全的舉措。持續構建食品安全工作格局,成功舉辦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質檢總局進口食品安全社區等活動。
在劉建看來,2018年我們也給自己確立了一些工作。第一是保障進口食品安全,持續推進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規范進口食品安全的準入管理,推進口岸檢驗監管模式和檢驗機制改革,優化進口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完善進口食品追溯,保障食品安全。第二是提升出口食品質量,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建設,加強對國家技術性貿易跟蹤、研判和披露,優化出口食品安全的監督機制,制培育出口食品的三同示范企業,發揮質量標桿企業示范引領作用。第三是強化風險的檢測力度,完善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預警的快速反應機制,強化境外食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檢測,及時發布風險預警的信息和通告,嚴格實施黑名單制,嚴防食品安全風險。第四是全力提升口岸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全面落實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大餐飲業量化分級管理力度;三是全面推進“明廚亮灶”;四是加強餐飲發布的日常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