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英國初創企業Curiscope在Kickstarter平臺上發起的眾籌項目虛擬現實T恤Virtuali-Tee具有讓你“掏心掏肺”的神奇效果,穿上它再通過配套app同步掃描,就能直接看到你身體中的所有內臟器官和骨骼;
美國Medtronic公司研發的MiniMed人工胰腺系統儼然已經成為糖尿病患者的“新福音”,它不僅能夠模擬你的胰腺分泌,自動檢測血糖水平,還能夠自動按需為你注射胰島素……
如今,這樣的人工智能產品在生活中已經并不少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及其與醫療領域的融合、應用,醫學人工智能早已不限于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和沃森,它們已經越來越多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11月15日,首屆國際人工智能醫療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聚焦我國醫學人工智能發展。1200余名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以色列等國家醫療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大咖齊聚這里,共同探討醫療AI最新前沿話題,論道中國智能醫療的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全面提速
多款醫學人工智能產品在杭發布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長 Eric Schmidt曾表示,人工智能最大的應用機會在醫療健康,而醫療健康最大的應用場景在中國。
2017年,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國人工智能全面加速,“人工智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一年來,作為公認的人工智能技術最大的應用場景,智能醫療在全球呈現爆發式增長。聚焦醫學人工智能發展,多款中外智能醫療創新成果今天在大會上接連發布。
浙江大學牽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邵逸夫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童醫院,以及浙江省腫瘤醫院、上海交大附屬兒童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微醫等機構發起的首個智能醫療行業聯盟——醫學人工智能聯盟在會上發布。
據了解,聯盟成立后將服務于醫療機構和醫學人工智能的數據服務、應用開發及推廣,通過重大科研項目申報、數據共享、數據挖掘以及數據開放等形式,推進醫療人工智能產業的優化和創新發展。
會上,由醫學人工智能聯盟聯合華夏醫學科技獎共同發起設立的華夏醫學人工智能專項基金以及華夏醫學人工智能專項獎同期發布,用于資助和獎勵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工作者、研究者,以期未來能夠在醫療和醫學人工智能領域獲得突破進展。
“人工智能是對專家智能的放大,人工智能雖然不能替代醫生,但是對精準健康管理、輔助醫生診斷、放大專家能力、優化資源配置、輔助藥品開發將產生突破性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韓德民在會上表示,專項基金的設立對于提高優質醫療資源的效能,助力診療健康管理將發揮重要作用。
微醫在會上還發布了專注于智能醫療的云平臺“微醫云”,以及基于西醫、中醫體系的兩大智能醫療產品“睿醫智能醫生”和“華佗智能醫生”。
微醫創始人、中國醫促會互聯網醫療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廖杰遠介紹,“相對IBM的沃森和百度醫療大腦而言,睿醫智能醫生只能算是一個‘入場新生’。但經過一年多對百萬份級優質數據的深度學習,睿醫智能醫生在肺小結節、糖網病、宮頸癌篩查、骨齡檢測、全科輔助診斷等十余個專科領域已實現關鍵突破。”
其中,宮頸癌篩查準確率、敏感度比臨床醫生還要高。
和睿醫智能醫生對西醫的專注不同,華佗智能醫生是一款以中醫辨證論治為核心,將中醫名醫、名方經驗凝聚為數據的中醫人工智能診療應用。目前,華佗智能醫生已接入浙江11個地市的400家中醫館,累計輔助開方量超過160萬張,已成為國際應用范圍最廣的“云端中醫大腦”。
可穿戴設備、專屬家庭醫生
醫學人工智能應用比你想得更多樣
大會還設置了智能醫療創新成果體驗區,在這里你可以親身體驗到智能輔助診斷、遠程醫療、智慧藥店等智能醫療創新產品。
通過智能家庭健康終端,你只需2秒就可以與專屬家庭醫生視頻連線,常見病可直接視頻問診、在線購藥、在線刷醫保。
大會的主題展覽區全景展現了中國智能醫療的演進史。
據了解,本屆大會共開設了2場主論壇及4場分論壇,700余名來自醫學、醫藥、科技等領域的院士、專家以及近400名來自紅杉中國、硅谷科技創投、中健投等投資機構和智能醫療企業代表,圍繞醫學人工智能的前沿理論、最新技術應用、產業趨勢與投資熱點等進行了深入對話。